报告人:江敏 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邀请人:李俊 教授
时 间:2023年10月27日(周五)10:30-11:30
地 点: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光电所313
报告摘要:
随着量子精密测量学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对量子体系的主动调控和操纵,极大提高了对电磁场、转动、时间、重力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这为检验基础物理规律等诸多前沿科学带来了变革性手段。本报告首先介绍我们近期发现的核自旋量子放大现象,以及基于该发现提出的超灵敏极弱磁场测量新方法,包括Floquet放大器、Floquet maser,此类方法的磁场灵敏度均达到fT级别。该技术相比以往SERF原子磁力计,无需苛刻的零磁场环境,极大扩展了应用场景和有望催生新的科学发现。另外,该方法的自旋系统是核自旋,相比电子自旋传感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分辨率,在检验标准模型模型对称性和寻找暗物质等新物理领域具有极高灵敏度。暗物质及其相关物理研究是一个尚待探索并且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围绕这方向的研究能够让我们对宇宙物质组成和起源有更好的了解,并由此可能孕育出一系列重大的基础科学突破。利用我们的技术,实现了对质量范围从 1-1000 feV 的超轻质量暗物质粒子搜寻(包括轴子和暗光子)。尽管目前我们的实验没有发现暗物质存在的疑似信号,但是我们给出的实验界限相比之前实验纪录提高了至少五个数量级,甚至超越了目前公认最高的宇宙天文学极限。最后,本报告还会介绍我们后期在量子精密测量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想法。
报告人简介:
江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人才项目。主要从事自旋量子精密测量及其应用研究,发展和提出了多种量子精密测量新方法和新技术,包括超灵敏原子磁力计、自旋微波激射器和量子放大技术等,并将这些技术系统性应用于零磁场核磁共振、检验超越标准模型新物理等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5篇(包括1篇Nature Physics,4篇Science Advances,2篇PRL等)。工作受到Science、Phys.org、Advanced Engineering等科技媒体的专文报道,并多次选为封面成果。2020年全票通过加入国际 “The Global Network of Optical Magnetometers for Exotic physics” 暗物质搜寻项目,担任相应站点负责人。应邀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如CASPEr/DMradio、QFTA、AWEST国际会议)。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中科院仪器项目、安徽省重大专项等。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