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2022年度评估中获得优秀 近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公布了2022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科学领域)评估结果,我院“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为优秀,是广东省唯一获评优秀的信息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20年来第一次获评优秀。重点实验室在2022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也获得优秀。本年度全国信息科学领域共6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评(五年评估一次),优秀12个,良好47个,其余为整改。2022年信息年信... 2023-02-17
282023-11
关于申请2024年度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通知 2024年度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从即日起开始接受申报,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资助对象具有博士学位的校外研究人员,均可在规定的资助范围内提出,且申请项目参与人员应至少有一位是重点实验室成员。同等条件下,实验室优先资助与实验室有合作交流的国内外研究人员。获得资助的研究人员在项目执行期间将被列为重点实验室的客座研究人员。二、资助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均应符合重点实验室的如下...
182025-10
40周年院庆"名校名师名企"学术活动45:集成光子-原子芯片研究进展 报告人:邹长铃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邀请人:李朝红 教授时 间:2025年10月20日 10:00-11:00地 点: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光电所301会议室报告摘要:随着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集成光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芯片上集成冷原子系统,实现一种全芯片集成的光子-原子实验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芯片上的微纳结构可以构筑多样化的空间光场分布,还可以与传统光电子器件结合,实现多通道、高速和并行的光场调控并用于原子的内外态操控。这种基于集成光学微结构的光子-...
112025-10
40周年院庆"名校名师名企"学术活动40::双曲纳米光子学中的新奇光学现象 报告人:段嘉华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时间:2025年10月17日10:00地点:沧海校区致腾楼601报告摘要:范德瓦尔斯材料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极化激元波,例如等离激元(光子-电子)、声子极化激元(光子-声子)、激子极化激元(光子-激子)等,相关研究不仅拓展了学界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本属性的理解,也有利于指导设计下一代低损耗光子芯片。本报告主要介绍各向异性范德瓦尔斯晶体中的新奇光学现象及其微观物理机制揭示。通过构建双层转角和三层转角结构实现宽光谱频率的中红外光场在纳米尺度上低损耗且无衍射的传播,...
112025-10
40周年院庆"名校名师名企"学术活动39:激光聚变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报告人:黄桂学研究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时 间:2025年10月13日(周一) 上午10:00地 点: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光楼(光电所)三楼多功能厅 报告摘要:报告人结合亲身经历,在简要介绍激光聚变原理与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激光聚变研究60年来从萌芽、起步、成长、突破到壮大这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对这一大科学工程的体会与认识,对未来工程科技发展具有启示作用。专家简介: 黄桂学,1966年生于山东沂水,198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
012025-07
40周年院庆"名校名师名企"学术活动18:西班牙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及相关设置拆除技术与工程经验分享 报告人:Francisco Bernal Martínez (西班牙,高级工程师) (报告翻译:韩晓梅,法学博士)邀请人:罗景庭教授时 间:2025年6月27日下午15:00地 点:中国核能与安全高等研究院,致真楼1105报告摘要:一、主题聚焦:西班牙的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与相关设施拆除技术本次会议聚焦西班牙在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及相关设施拆除领域的丰富经验,这一议题对全球核能未来、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西班牙虽仅...
012025-07
40周年院庆"名校名师名企"学术活动17:多模腔光力体系中的暗模判定定理与真空诱导热传输微观理论 报告人:廖洁桥 教授丨湖南师范大学邀请人:李朝红 教授时 间:2025年6月30日(周一)10:00-12:00地 点: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光电所313会议室报告摘要:多模腔光力体系是由多个光学模和力学模构成的光力体系,其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和现代量子科技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暗模效应是多模腔光力体系中由量子干涉所导致的新奇量子效应,暗模的存在会影响光力体系中多个力学模式的协同基态冷却,并抑制宏观量子效应的呈现。因此,...
智能光测与成像技术
智能光测与成像技术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先进光学测量、成像、感知、及信息处理技术,开发新型智能化光学测量仪器,服务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国防以及国家重大战略。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光学测量与成像。摄像测量、计算成像测量、激光干涉测量、激光雷达测量、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及多维光测系统集成与仪器化;(2)信息感知与处理。光测图像分析、光信息与图像处理、机器视觉、视觉导航、多物理场感...
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
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是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生物光子学”开始被人们广泛接收,并逐渐形成学科研究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融合纳米技术、光学工程、生物医学、物理学等学科,形成“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新型交叉研究领域。目前领域内的研究者们主要围绕可服务于临床医学的光学成像技术及方法展开研究,在亚细胞层次探索生命科学问题。团队主要围绕三个方向开展...
光纤传感与激光技术
光纤传感与激光技术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光纤传感技术、光纤激光器、激光加工技术等。光纤传感技术面向物联网底层(传感器),专注于新型光子器件和传感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光纤传感新机理与新方法,重点研究微纳光子器件制备技术、极端环境光纤传感技术和生命健康光纤传感技术,实现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大容量的智能光纤传感网络,解决航空航天(深空)、海洋探测(深海)、石油勘探(深地)、人工...
集成光子学与功能材料
集成光子学与功能材料方向从理论、计算和实验三方面研究集成光子系统和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发展新理论、合成新材料、设计新结构、研制新器件是本方向发展的基本思路。本方向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1)集成光子学:包括二元光学理论及集成器件、电子通信集成、毫米波太赫兹通信集成、光子逻辑芯片、光子传感芯片等;(2)新型光子与电子材料及计算:包括超材料、光子晶体、自选光电子材料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3)薄膜与功能材...
瞬态光学与光电子学
瞬态光学与光电子学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1)瞬态光子信息技术;(2)超快诊断技术;(3)X射线图像诊断;(4)新型材料超快光学性质等。瞬态光子信息技术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从微秒到飞秒)超快过程的实时成像技术,包括超快分幅成像、扫描成像、超快光谱学、超快太赫兹探测/成像、超短激光脉冲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超快诊断技术主要从事超快、高分辨、高灵敏、宽光谱等特种图像信息获取及光辐射探测技术...
重点实验室的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在《PhotoniX》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重点实验室的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在光学权威期刊《PhotoniX》(JCR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9.818)上发表题为“Enhancing image resolution of confocal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ith deep learning”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利用深度学习提高共聚焦显微图像分辨率的新策略,可用于多种生物结构及活细胞微管的超分辨成像。黄博懿硕士和李佳讲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屈军乐教授和严伟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 2023-03-01 查看详细
范平教授与郑壮豪研究员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入选《Nature》期刊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 近期,世界知名科学期刊《Nature》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Nature 2022,612,11)以“A heat-harvesting film can also bend and bow”为题,专文介绍和评述了我院范平教授与郑壮豪研究员团队在碲化铋柔性热电材料领域的一项研究成果(Nature Sustainability, 2022)。碲化铋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室温热电材料,其具有层状结构特点,因而沿层面方向上具有较高电导和热导率,精确控制其织构度并合理引入缺陷,是解耦碲... 2022-12-01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