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 彭良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报告时间:2023年11月2日 上午10:00
报告地点:致原楼1101会议室
报告摘要:
对超快过程的观测和控制,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涉及到物理、天文、化学、生命等众多学科,也与人类文明进步和生产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原子分子物理与人们对光的认识和应用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不断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极大拓宽和深入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操控。获得超快强激光所需要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在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报告将对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超快强场物理做一个基本介绍,使得大家对相关物理图像、基本概念、常见的强场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特别是,阿秒激光技术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阿秒激光脉冲使得人们能在自然时间尺度下探测和控制电子的运动。
报告人简介:
彭良友,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物理分会主席、物理学院副院长、深圳大学访问教授。199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2005年获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先后任副教授、教授,讲授本科生核心课程《电动力学》和《计算物理学》,长期从事超快强场物理和离子阱量子计算方面的理论研究,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曾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等人才项目的资助。相关工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全国饶毓泰基础光学奖(2010)、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2017)、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美国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2021)。他还兼任一些社会服务工作,任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区海外联谊会理事、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等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