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邹长铃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邀请人:李朝红 教授
时 间:2025年10月20日 10:00-11:00
地 点: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光电所301会议室
报告摘要:
随着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集成光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芯片上集成冷原子系统,实现一种全芯片集成的光子-原子实验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芯片上的微纳结构可以构筑多样化的空间光场分布,还可以与传统光电子器件结合,实现多通道、高速和并行的光场调控并用于原子的内外态操控。这种基于集成光学微结构的光子-原子芯片不仅具有尺寸小、功耗低、束缚强、势阱形状多样等优势,还能够极大的增强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利用芯片上微纳光学结构对光场的强束缚作用,可以降低激发和操控原子所需的激光功率,还可以有效地调控真空光场的态密度,进而实现更高效率的光子-原子量子纠缠、量子存储和读取。因此,光学芯片与原子的结合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新颖的实验平台,可以实现对原子物质波、原子内部量子态、原子-光子量子纠缠等量子资源的高效制备和调控,从而有望用于量子计算、量子传感等领域。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这一研究方向的理论和实验进展。
报告人简介:
邹长铃,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依托于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组建了混合量子集成芯片实验小组。研究聚焦于利用集成光子学技术构建和调控创新型混合量子系统,深入探索其基本物理原理,并致力于开发其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同时,他积极开展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的理论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验证性的理论模型与方案。曾荣获多项学术荣誉,包括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中国光学学会"饶毓泰基础光学奖"、教育部2022年自然科学一等奖、2024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最具潜力奖"以及2024年"微腔光学青年科学家奖"。他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