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报告 > 正文

学术报告:共振双光子电离中的时间延迟

发布时间:2023-10-10    点击数:

报告人:梁昊      

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复杂系统物理所博士后,本科和博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从事激光驱动下原子与小分子体系动力学的理论和数值研究,包括电离过程中的非偶极效应、电离解离过程中的电子-核关联、分子转动波包的操控等。近年来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一)十篇,担任APS, OSA等系列期刊的审稿人。

报告内容简介

在超快科学领域,人们对光电离过程中的阿秒级时间延迟感兴趣,并将其视为原子/分子靶标的固有特性。十年前,一项理论研究揭示了在谐振双光子电离过程中存在与脉冲持续时间成正比的时间延迟,打破了这一认知。本次演讲将对这一概念在超出微扰区域情形下扩展到三种极端。首先,如果初始态与谐振态之间的耦合足够强以触发拉比振荡,那么简单的线性规律将会被打破,拉比振荡将发挥作用。然后,我们将关注到谐振RABBITT情况。中等强度的红外脉冲可以强烈耦合谐振态和连续态,脉冲包络、交流斯塔克位移和衰减速率都会改变谐振时间延迟。我们进行了一个大范围的延迟扫描的RABBITT实验,并将其与基于时变薛定谔方程和双能级模型的模拟进行了比较。最后,我们将讨论谐振态为亚稳态的双激发态的情况。

邀请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姜维超

时间:2023年10月16日10:00—11:00

地点: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原楼1206